学校首页
工会
 
   
站内搜索:
  通知公告
   
工会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>>工会新闻>>正文
天水师范学院文艺沙龙举办胡晓宜音乐随笔集《万物生长的音阶》分享会
2021-10-11 08:46  

10月9日晚,隔窗听到秋雨沙沙的声音,此刻若无事闲坐,静听雨声倒也是件惬意的事。然而,位于天水上亿广场的云间艺术文化空间内,一场更为温暖、高雅的读书分享会,正在静候着读者的到来。晚八时,艺术空间内嘉宾云集,由天水市作家协会主办,天水师范学院文艺沙龙、王若冰文化工作室承办的“谢谢音乐爱上我”——胡晓宜《万物生长的音阶》新书分享会在这里举行。

《万物生长的音阶》为天水日报社记者、编辑胡晓宜集结近二十年来创作的音乐随笔而成,全书二十万字,今年七月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。

 

 伴着屋内橙黄的灯光和美妙音乐,分享会拉开序幕。天水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、硕士研究生导师尤晓妮博士作为分享会主持人,首先朗读了市作协主席王若冰自西子湖畔发来的贺词。


随后,在尤晓妮邀请下,诗人汪渺、作家刘晋、学者赵鲲及随笔写作者春晓分别从不同角度,畅谈了他们对这本有着丰富情感脉络作品集的看法。大家同感:艺术是活出来的,不是写出来的!”、“这一点我在对我影响较深的何鄂先生和晓宜身上都有体会”。



天水师范学院教授、评论家王元忠说,将《万物生长的音阶》倒过来阅读,会发现胡晓宜从懵懂少女时代一路而来,这便是她生命的音阶。“如果单从音乐评论的角度看这本书,那它并不是最突出的,但诚如晓宜所说,音乐是从空白处长出来的,所以她只是借由音乐来感悟音乐家或悲壮、或矛盾、或沉痛的生命故事。但我认为,她最终想要表达的,是有关自己生命成长的故事。阅读时如果抛开音乐家的孤独、寂寞、矛盾与无奈,便可以看到一个有同理心的、真实的晓宜,而这也是她作品最打动人的部分。其将音乐与诗性融合的抒写,使得她的写作有着浓烈的抒情性,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高级的表达方式。”

 

各位嘉宾亲切恳谈之余,夏利、曹文成两位艺术家相继朗读了书中选篇,声音的魅力,感染了在场所有人,让大家在“痴”的状态中,感受到了万物生长的音阶。

当晚的分享会,在市吉他协会会长吴晓亮和同伴弹奏的吉他曲《故乡的原风景》中落下帷幕。彼时,晚秋的雨,还在不停下着……

 

关闭窗口
 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
版权所有:2020天水师范学院工会委员会

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7号  陇ICP备15003457号